很多人在加拿大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基于各种原因,都会考虑买房子,如何选择一个乘心满意的房子是一门重要的学问。下面海华伦移民专家为您详细介绍加拿大蒙特利尔买房攻略。
买房子是对生活环境和质量的极大改善,人需要的是快乐的生活而不是仅仅是活着。对大多数人来讲,房子不仅仅是房子本身,而是一个家和一个安全的港湾。有了家就有了归依感和稳定感。这种情感上的拥有和幸福是租房一族很难感受到的。
买房子的背后,同时还有一个投资的理念在里头。从长期来看,房子的涨幅一般超过通货膨胀率和银行贷款率。是保值增值的投资手段。投资是风险的亲兄弟,不同于股票的一夜暴涨和一夜暴跌,地产投资风险较低,回报稳定而缓慢。
第一章 浅论蒙特利尔的房市
蒙特利尔的房产市场同中国或北美其它城市的房产市场有着很大的不同,情况比较特殊。无论与美国比较,和加拿大其他一些大城市比,都很不一样。
由于历史原因,蒙特利尔在1980年和1995年的二场独立公投,引发了大量讲英语的人士纷纷离开这座当时还是整个加拿大经济和政治中心的蒙特利尔,造就了今天的多伦多。正由于当年的大撤离,以及当时的银行贷款的超高利率,引发当时楼市大动荡,造成房价直线跳水。在1980年之后的20年里,房市一蹶不振。乃至今日,蒙特利尔的房价与全国相比,一直处于超低价位,和其加拿大大城市的地位很不相称。
2000年后,人们对蒙特利尔的房市信心在迅速恢复,由于其超低房价的底线,吸引了大量买家。直至今日,蒙特利尔的房价一直在攀升,以补充当初损失的空间。以至于在2001-2003 和2008-2009的二次经济危机中,蒙特利尔的房价一直坚挺,从未下降过,而且在稳步上扬。和温哥华、多伦多相比,由于其人群总体富有程度相对偏低,但也因而使房价上涨并没有像后者那样那么快速。举个例子,卡尔加里,爱德民顿两个新兴石油城市城市,曾经在2006,2007年期间,很多热门地段的房子曾经达到一年上涨百份之几十的不可思议的程度,甚至于当时有些房子出现了一月涨一万的离奇现象。因此可以看到,相对于加拿大的其他大城市,蒙特利尔的房地产业泡沫很少。整个房市相对比较健康。
即便从整个加拿大的房产市场来看,加拿大的房市也没有美国那样多的泡沫和高风险贷款,加拿大银行只有八个,而不是美国的三千个,加拿大银行系统极其保守,其对贷款的审核远比美国严格,三大贷款保险机构的坏账保护金额相对于房市规模的比例也远比美国的房利美大的多,因而整个房市是良性的,并没有跟随美国进入房产崩溃,反而,由于低利率的促进,加拿大房市在2009经济危机结束后,把拖延一年的购买力全部释放出来,形成了房市再次的高潮。一般在年底的几个月份,应该是每年房产交易趋于平淡的时刻,而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的九月到十二月份,这几个月不但不平淡,反而连续几月创下历史上相同时期的最高成交纪录。有些地区甚至于出现有价无市,卖家惜卖,不出新盘的地步。
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原居民人口在萎缩,因而每年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移民几十万人,这些移民几乎全部会落脚在大城市,此乃人之常理,因为大城市好找工作,而加拿大也就这么几个大城市。与此同时,原来居住在乡间小镇的居民,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信息流畅传递,年轻一代对外部世界非常了解,因而很多人不会甘于像老一辈那样安于在小镇上生活一辈子,他们也纷纷去大城市打拼。由此从长期趋势来看,蒙特利尔的人口还会大量增加,而蒙城是个四面环水的大岛,地皮无法扩张。综合以上因素,蒙特利尔的房市在今后的许多年里,继续上扬的可能性非常大。
第二章 买房的时机
买房产不是去小菜场买菜,买房的前提是基于在较为长期的居住或投资的战略性考量之下的,一旦认为自己在蒙特利尔至少要住上三到五年以至更长,那么,就要认真考虑一下买房的计划了。其实,一旦你工作生活稳定下来,没有裁员的威胁的时候,时机就是到了,应该立即着手准备买房。如果拖延太久,一则每个月几百上千的房租出去也就白白的没了不划算,在房租连年上涨的情况下,替人还贷不如替己还贷,二则目前房价的整个趋势还在涨,买晚了可能多搭上些辛辛苦苦赚来的税后工资。
第三章 地段
房地产有句名言,就是:地段,地段,还是地段。一模一样的房子,放在不同的地段上价位可就差太多了。举个例子,在Westmont地区的一个4睡房的半独立房(semi-detach),可能需要80-100万才能搞定,而到了西岛就可能才要四十万左右,其中差距天南地北。再换个思路,如果你有35万的预算,那么你在NDG可能只能买到一个又小又年代久远的物业,而在西岛或南岸可能就是一个新建的中等大小的房子。
每个地段其价位的形成,不是一天二天的事,而是多年来供求关系驱使的,是有其原因的,只不过大多数新移民可能不太清楚而已。你要好地段好学区,你就要有所放弃。总的来讲,你要有以下3点考虑。
1)你孩子教育成长的需要。
对于有孩子或者将有孩子的家庭,重中之重,当推教育,当初孟母三迁,无非就求让孩子有个好的成长环境。在蒙特利尔,好的地段和好的学区是划等号的,因此,虽然最后不一定要在买在那些数一数二的地区,但如果有孩子,买在一个好的学区是所有因素中最优先慎重考虑的。
蒙特利尔的小学是以住区划分的,只有本区的孩子才能上。当然也有极个别的学校是跨区招生,例如国际小学。买一个在好学区的房子意味着你的孩子可以上得到更好的学校。另外,在好学区的学校,家长比较富裕,给学校的捐赠比较多一点,学校也就有更多的钱进行硬件投资和招聘到很好的老师,还有,好学区的学生家长愿意在孩子身上花钱来培养孩子,这不管是本地还是中国的家长,都是一样的,这样好区的学生本身的普遍素质较高,这意味着你的孩子会有比较好的的同学,周末时候来往串门的小朋友都有比较好的家庭背景。
如果孩子大点,要上中学了,那么你也要研究一下历年的中学排名,菲沙学院出的排名榜是最权威的也几乎是唯一的排名榜。在这个基础上,你就知道你希望孩子将来上那所学校和那些学校的方位。毕竟,中学有6年了,每天孩子的上下学都是孩子自己走,路程的长短,搭公车的方便性和路上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小区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很大影响的,好的社区有很多活动孩子可以参加,所以,如果你有孩子或者准备要个孩子的话,最好选择好学区,毕竟,买房子是个长期投资,换来换去花的时间和精力实在太多,最好还是一次性选好了再买。
2)你自己的交通需要
在考虑学区的基础上,买房还应该考虑到离上班地点的远近。选择上班地点附近的房子是比较实际的,每天时间上的宽裕会使你比别人多出一到二个小时的休息时间,生活质量有很大提高。如果家庭中夫妻另一方也在工作学习的,同时又有孩子,需要大量开车时间接送的话,买在上班公司附近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虽然工作会变化,但至少眼前的这几年就很方便,而工作的变化是无法预期的。
在现在的高油价下,交通便利和远近会节省大量的汽油费。有个本地笑话,说是蒙特利尔一年只有三个季节,那就是冬天,冬天前和冬天后。气候和路况对房子地段的巨大影响是蒙特利尔地区比较特有的情况,在高速上,并不是能够经常开70公里或者100公里/小时的速度(市内大多限速70),尤其是当上下班时,高速堵得非常厉害。蒙特利尔的路况也是出了名的差。高速普遍窄小并且路道连接设计不合理,这些例子也不甚枚举,例如520号无法直接上40号,著名的DECARIE CIRCLE是去西岛和LAVAL 15号高速的瓶颈等等。另外,连接南岸的两桥一隧道一到上下班高峰也是寸步难行。这些高速公路,一到风雪天,常常有车祸,必定会堵车,蒙特利尔一年里有半年是冬天,上下班如果碰上堵车,一是费时,二是费油费车,三是窝心着急。告诉大家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前两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雪暴,使有一个接孩子的家长直到七点半才赶到学校,整整比最后期限的六点晚了一个半小时,结果被学校以一元一分钟计算,罚了一百多块钱。因而,这种特有天气和路况,使地段成为了房价的倍增器,也是一些靠近市区的住宅区比远一点的贵的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3)地段的客观重要性和升值潜力
除了上述和自身需求有关的考量,地段本身的好坏是有一个考虑的重要因素,不光是要考虑自己居住的时候的邻居,安全和环境,还要想到将来出售时是否抢手和升值。在此,建议大家如果能够承受,要买在好区,即便是这个区内的比较差的房子。一个成熟的,高素质的社区,对家庭的生活质量水准的贡献是无法用金钱购买的。
为什么地段是最重要的?因为房子可以装修,地段无法改迁!同样30万造价的房子,在WESTMONT可能卖100万,而在西岛可能卖40万。同样3万的装修费,MONT-ROYAL的房子可能产生5万10万的效益,而南岸的房子就可能只产生3万5万的效益。唯一问题是,大凡好地段的房子多数年代久远。不过,这是自然而然的事,好地块的房子当然是先造上了。其实早些年造的房子,很多用料和质量是很不错的,如果常年在维护,其舒适程度不比新房差,假使入住前能够花钱小事装修一下,就非常接近新房的美观了,毕竟,房子就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如果那些组成部分都更换了的话,其使用寿命也随之更新了。因此好区的房子尽管相对老,不应该被房子的建造年代所迷惑,要看房子的实际翻新程度和真实使用寿命。
蒙特利尔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本身是个四面环水的岛,从长久来看,由於圣劳伦斯河的限制,蒙特利尔岛面积不会扩展。地段说到底是个供求关系,市区房屋供不应求,所以房价高,偏远地区房屋供大于求,所以房价低。因此岛内的升值潜力一般稍微高些。而一出了岛,地多了,地段就升值比较慢。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再来看“地段,地段,还是地段”这句名言。这三个“地段”实际上包含了三层意思。
首先,第一个“地段”,就是你要考虑的是大的范围,即在哪些大区选房,是NDG,还是Westmont,亦或是DDO等等。综合了自身和客观因素后,就一定要明确自己想要的大区。因为不同的市区,房子的新旧和价位相差很大。
有些人进入了这样一个误区,他可能在一些比较好的地段看了很长时间的房子,都不太满意,然后有一天,去看了比较远的地段相同价位的房子,马上一眼就看中,立刻急忙下单,殊不知,相同价位的房子,在远的地段,房子会大好多也新很多,这是常理。但误区在于,你在用热门地段的看到的房子所造成的印象,去和相对偏远点地段的质量好的房子去比较,当进行房子和房子之间的比较时,完全忽略了地段之间的巨大价值差异。最后,你买到的不一定是那个区里性能价格比最高的楼,也低估了交通不便对于生活质量所带来的影响。


因而,在买房前,一定要知道自己希望的地区的大致范围,蒙特利尔每天都有成千上万栋楼在卖,今天看这里,明天看那里,十有八九会挑花了眼。
第二个“地段”,是指房子的小区在整个大区内的位置,以ST-LAURENT举例,这个大区里有很多不同的小区块,这些小区的好坏,人群的素质,房屋的类型都相差甚远,可以讲是特征鲜明。因此,每个区块在大区中都是不同的,即便是只隔了一条街,也有很大区别。一般来讲,封闭的小区地段价值高些,因为封闭的小区,意味着外人不太容易进来,安全性好,并且经过车辆也少。再次,要看小区格局,房子之间间距大,绿化好,树木茂盛,小区就好。
第三个“地段”是指房子本身所属的方位。房子在小区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很重要。尽管小区很好,但如果这个房子靠近高速,大马路或者货运铁路,就意味着会有噪声和灰尘。还要看自己中意的房子的附近旁边是否都是住家房子,还是公寓楼,如果是那些出租性质而非自住性质的公寓楼,就会意味着常会有过多的陌生人来往,对安全会有一定影响。反之,如果房子在“羊角”路里,或者靠近公园,或是靠近河边,则是比较加分的。
第四章 怎样看房子
一般来讲,在看房以前,最好先看一下这些房源的数据和照片,只有看到了中意的房子,才去预约看房。不要盲无目的的东看西看,这样是会看花眼的,看房以前要明确自己的条件,例如地段,房型等,列出重要的和次重要的条件,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房子会满足所有的条件,占满所有的优点的。不同地段之间的房型和年代大不相同,要在有限的预算之内进行取舍。通常的情况下,三到五万的差别就会隔了一个档次。
看房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市场的过程,房屋市场不会因为你而改变。在看过一些房子后,大多数的人会对自己的预算和期望值有个小幅调整。同时,看房的时候,卖方会搞一些小花招,例如,放一些柔和的音乐,房间内喷香水,把房间搞得干干净净的,放一些家庭照片,靠近街的,会把门窗都关上,防止街上噪音进入,后院和台阶比较破旧的,会把后门关的很严,夏天的话,把空调开足,在地下室放台风扇通风等等。这些都称不上欺骗,但都是些扬长避短,给出好印象的手段。看房子时,不要被原房主的个人装饰装潢,家具摆设以至于气味所误导,你要记住,你买的是个空房子。
加拿大有个最著名的房屋装修师在其一本著作中讲过,看一个房子,如果要归纳为一句话或一个字,那么就是水,水进和水出。整个房子的看点,大部分是围绕一个水字。屋顶、外墙和地基看的是怎么把雨水雪水排出去,水管下水道看的是怎么把水引进来又排出去,浴室,内墙和天花板夹缝看的是怎么把水汽挡住。
建筑本身是一门很全面的专业,其中牵涉到的众多领域,如果要仔细检测房子,就应该请专业的验房师,这里只不过讲个大概皮毛。
第一节 整体印象和房型
一幢房子的整体印象是很重要的,如果看上去破破烂烂的,那么房主在平时就疏于保养,懒惰到以至连卖房前的稍是整修都不弄,暗示着买下后可能会化大价钱去修,一幢房子化大钱的地方常常是看不到的地方,如房屋多处渗水,承重梁弯曲,地下室裂缝或有水倒灌,墙内管道裂开或堵塞,房顶透风差等等不一而足。房主也可能恰恰是这些个原因才想把房子出手的。
一个整洁干净、里面装修注重细节的房子代表着房主勤于修缮爱惜自己的屋子,也表达了房主的品位和档次。如果你看到房子还是几十年前的粉刷,黄的发黑的电灯开关,厨房是最最低档的白色贴面的台面和壁橱伴随着年月而破损,每个房间的顶灯都是那种生锈圆筒铁皮灯罩里面装着节能灯,你最好好想想再买,除非这个房子比市场同类房低个三万块之类的,否则你就权当周末一日游的一个景点罢了。许多卖方经纪会让卖主化些小钱把房子整一整,最常见的是把内墙刷一刷,顺带把裂缝抹平,看房的时候,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记住,没有不能买的房子,无非是看价钱是否够低,低到其市场差价你是否能够去用这个差价钱来装修一下房子。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