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都分类,却与中国有不同加拿大的大学跟中国的大学一样也分类的,只不过中国的大学在水平层次上可能更为明显,等级鲜明。加国大学在这一点上没有那么显著,但也会分为三个类别,医博类、综合类和基础类,并不能说谁高谁低,单凭学校类别很难判断对方是学霸还是学渣。

加拿大学生会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学校,医博类就是那种学科全、规模大、科研为主的类型;综合类就比较广泛,同样是设有硕士博士专业;基础类就专注于本科教育。想搞钻研的就医博类、想就业的就可以选综合类或者基础类,而且基础类更注重本科教育也更实用。
这样看来,还是加国的分类更加高大上啊。医学院顾名思义想学医就要去医博类大学,但是...加拿大顶级的医学院,像麦吉尔、多大、UBC的医学专业都不对国际生开放,基本上只录取加拿大本土学生。而且一般要先申请生命科学然后才能申请医学院。医学院的申请难度高,学习时间长,而且毕业后想成为一名医生必须要考行医执照,当实习医生,差不多十几年能成为一名正式的医生。
所以,申请医学院的同学需谨慎。学校课程安排原则:走一步看一步加拿大很多大学一年级学的都是基础课,相当于一个准备阶段,等到二年级之后会按照你的成绩和个人兴趣,再分专业方向。比方说非常有名的滑铁卢精算专业,申请是要先申请数学系,之后成绩合格才有机会转入正课学习。学企合作,增强实践经验加拿大的Co-op课程对留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大学跟知名的大公司合作,前往合作单位实习也是学习内容的一部分,不光积累了工作经验,还能获得额外收入,更重要的是有了工作经历,毕业后就业机会大大提高。加拿大最强大的Co-op在滑铁卢大学,全北美也是顶尖的,精算和计算机土木工程类都是热门专业。
校区不同,含金量也不同跟中国一样,加拿大的大学也会有其他的分校,这种情况一般会叫做某某校区,字面意义上看不出任何优劣,多伦多大学就有圣乔治、士嘉堡、密西沙加三个校区;UBC也有温哥华、奥肯纳根两个校区。但实际上加拿大名校里不同校区的毕业文凭含金量还是有点差别的。拿UBC来说,温哥华校区录取要求最高,学习压力也大得多,当然牌子也硬得多。学习压力大于国内加拿大与国内的学习氛围其实是相反的。人家高中玩的很嗨,可到了大学,天天各种论文、测验、实验、阅读仿佛无穷无尽,真正开始了累成狗的学习生活,教授给分也十分谨慎,一不留神就可能被淘汰,所以加拿大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较于国内的大学生要更大一些,这样也刚好适合积攒很多实用知识步入社会。
校园生活国内大学的生活模式基本上是固定的一群人一起上课、下课、吃饭、打游戏,至少也是三两成群,有寝室卧谈会,有兄弟情、姐妹情。住宿紧张的加拿大名校里基本上只管大一学生的校内住宿,大二都要自己去找房子,在学校里吃饭也是需要购买meal plan的,加拿大的学分制非常重要,学生们选的课也不太一样,同学关系可能不是那么亲密,社交网站和社团活动才是交朋友的最好方式。这一点对于从小习惯了国内交朋友方式的同学来说可能是有点儿苦难和挑战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